close

【文、圖/Tony提供;日期:2012.8.19(寫於2012.9.7)】











大修宮步道

大修宮位於頭城蘭陽技術學院後方的頭圍山。山腳下的北門坑有一條步道通往大修宮,以石階為主,約一千二百階,稱為「大修宮步道」。

大修宮步道其實也是一條古道,百年前它是頭圍堡拔雅林庄的一條庄內小路。拔雅林的地名,源自台語「芭樂林」(番石榴林)的諧音,早期此地遍長番石榴林,因此被稱為「拔雅林」。清代設有拔雅林庄,現在則分成為拔雅里及武營里。

昔日的這條古道,從武營通往北門坑,然後沿著今日的大修宮步道通往頭圍山,再循著山稜越過礁水坑山,通往鶯子嶺,途中另有右岔路,可通往烏山庄的坪溪仔及灣潭。

雖然古道早已失去交通功能,但由於鶯子嶺是蘭陽五大名山之一,不時有山友往來這條山徑攀登鶯子嶺,因此古道路徑依舊存在,並未堙滅,大修宮步道是現存古道路況最佳的路段,全程鋪上水泥石階,成為一條踏青健行路線。

所以大修宮步道也可以暱稱為「拔雅林古道」,這麼稱呼它,並非為了標新立異,而是可以藉此保存鄉土的歷史記憶。











鄉間小路通往北門坑福德廟途中(回望蘭陽技術學院)

前往大修宮步道,可以從蘭陽技術學院附近的復興路107巷進入。

由於巷道相當狹窄,可停車於巷口的復興路路旁。沿著巷道前行約300公尺,過41號民宅後,即右轉民宅旁的小水泥路。

這筆鄉間小路穿過附近的田野,兩側有農田,有潺潺的小水圳,一畦畦的水田,淺水清澈,鄰旁的青山與天空的白雲倒影於水面。

清晨的陽光和煦,潑灑在田野,微風中的草綠舞動著輝光。前行約300公尺,抵達北門坑福德廟。廟已改建,了無古意。這座土地公廟卻是古道的見證。廟前的右前方,有一小片蓮霧林。拔雅林早期出產番石榴,後來則廣泛種植蓮霧,蓮霧曾經是此地農產品的大宗。現在已沒落。

福德廟面對著北門坑溪,昔日的古道就沿著溪岸走往下游,然後右折,通往武營。武營的位置大約就在今日頭城市區的頭城分駐所及頭城國小。武營,是清代頭圍駐軍的營址所在。

過福德廟,沿著溪岸的小水泥路走往上游方向,右側的溪岸有一片果園。前行不遠,小路的終點,即為登山口。石階步道上行,穿入森林裡。右側路旁有座小奉茶亭,供台上並無茶水。附近有野生的蓮霧樹,石階路旁,仍可看見散落的蓮霧殘果。

步道穿梭於森林裡,沿途大多有良好的遮蔭,途中僅有一小隅林間空隙處有展望,可以遙望頭城的平野及海岸。石階路前段較陡,後段坡度較緩,一路慢行,走走停停,佇足聆聽晨間樹林蟲鳴鳥聲。雖然是上坡路,走來不覺疲累。











大修宮(仙公廟)

大約半個小時,抵達步道終點,接武營農路。馬路對面有斜坡車道,上方不遠處即是大修宮。

武營農路是一條產業道路,可迂迴繞往山腳下的拔雅路,再接吉祥路,通往頭城市區。武營農路過大修宮後,則可銜接外澳的石空產業道路,可通往金車城堡咖啡館及石空古道。

大修宮,全名為「武陵山大修宮」,主祀孚佑帝君(呂洞賓),當地人俗稱為「仙公廟」。大修宮創建於民國三十九年(1950),廟宇新穎,前有廣場,可以眺望頭城一帶的平野及宜蘭海岸,視野遼闊,展望極佳。

大修宮後方的涼亭旁,即為頭圍山的登山口。據說約五分鐘即可登頂頭圍山,但基石附近多芒箕雜草,也沒什麼展望,所以就沒登頭圍山,只在大修宮的廣場看風景而已。

頭圍山海拔252公尺,而昔日古道從頭圍山循著山稜,通往海拔943公尺的鶯子嶺。兩山之間,海拔落差達700公尺,鶯子嶺山頂附近又芒草遍生,向來是山友眼中難纏的一座山。百年前的古道,為何選擇這樣的路線呢?令人不解。是否與駐守於頭圍的清軍武營有關呢?我還沒登過鶯子嶺,不敢揣測論斷。

蘭陽五大名山,我迄今只登過烘爐地山而已。未來若有機會親登鶯子嶺,看看附近地貌,或許能有所體悟,再來思索這條古道的路線邏輯何在。











頭城老街(南門福德祠及陳春記商號)

由大修宮循原路下山,回到復興路,然後順道遊覽頭城老街。

頭城,舊稱「頭圍」,是漢人在蘭陽平原建立的第一個聚落,因此頭城老街被稱為「蘭陽第一街」。

老街位於和平街的南北福德祠之間,長約半公里,南北兩端的老街入口,各有一間土地公廟,南北彼此相望,廟身竟佔據大半的馬路,形成台灣罕見的「端點圍閉式」老街。

這種自擋門路的老街格局,則反映了昔日頭城老街做為港口的特性,對外交通以港路為主,貨物往來,依賴船運,因此老街兩端的入口各蓋一間福德祠,以鎮守門戶,希望聚財於老街,不使銀財外流。

六年前,第一次造訪頭城老街時,當時老街沒有什麼導覽資料,必須靠自己上網搜尋老街相關的資訊。如今老街南北入口都設有老街意像的景觀設計,也有老街的導覽地圖。

南門、北門福德祠,現在都已登錄縣定古蹟了。當年參觀老街,很喜歡的新長興樹記,後來與鄰棟的老紅長興古厝都被登錄為縣定古蹟,現在正在進行整修中。盧纘祥故宅前的大池塘,是頭圍港遺址,亦已被指定為縣定古蹟了。 老街的柏油路亦已改鋪為較有古味的石板路,五百公尺長的老街,被登錄為歷史古蹟的建築物或遺跡就多達七處,還有寺廟及民宅等老建築,很值得來此尋幽懷古。

與六年前來時所見及感受相同的是,老街仍然有點冷清,街上並沒有新添多少商家。六年之間,其實頭城變化不小,烏石港的蘭陽博物館已經開幕,成為熱門的景點;附近的外澳海灘、金車城堡咖啡館,也都成為人氣景點;而老街隔壁的青雲路(台2線),則有阿宗芋頭冰城,遊客盈門,買氣旺盛。

如此看來,頭城老街的復興之日應當已經不遠了。老街經過整治,古蹟完成修復,街道古味漸濃,自然就會漸漸吸引懷舊的遊客,人潮漸多之後,或許阿宗冰城會考慮來到老街開分店,金車企業也許會選在老街的古厝賣伯朗咖啡,互相帶動人潮,形成良性循環,那麼開蘭第一街將會有機會再次繁榮於蘭陽平原。


★詳細旅行地圖

【文章來源: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】



轉貼來源:UDN新聞網


素食水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崇華食品 的頭像
    崇華食品

    崇華食品

    崇華食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